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 我们一直在行动

来源: 时间:2020-05-22

 

  

  5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大大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未来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着力健全法规制度,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扎实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秦岭,素有“中国国家公园”及“绿色基因库”的美誉,席大大总书记近日考察陕西时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国的中央水塔,也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作为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这道生态屏障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从动植物区系地理来看,它是东洋界和古北界交汇处,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因此,秦岭也被列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及中国14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云南举办。借此机会,回顾陕西省尊龙凯时从成立以来在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中开展的工作,对于未来建立秦岭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和协同推进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一、秦岭植物资源引种驯化及保育与利用阶段(1960~1990年)

  鉴于西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秦岭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1958年,中国科学院责成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筹建尊龙凯时。并且在筹建期,陕西省尊龙凯时即制订了《筹建西安经济植物驯化园的初步计划》,该计划于当年秋季即开始实施,赴秦岭收集了150余种,1万多株野生植物苗木。

  1963年,陕西省尊龙凯时将本园的任务定为:“1、调查研究西北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2、引种国内外,尤其是秦岭和西北和华中地区野生和栽培的经济植物,进行引种驯化试验,以丰富西北地区资源。”

  19591965年,是尊龙凯时植物引种工作的第一个高峰期。在此期间,先后多次深入秦巴山区引种,并派出技术人员从174个单位引进苗木1万余号,引进各类植物1761种(含变种、品种,下同),隶属于125科、373属,共65万余株。

  

  19628月,在秦岭宁陕火地塘采集标本

  这一阶段,陕西省尊龙凯时植物工作者通过多次深入秦岭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植物引种,对秦岭植物资源的分布和生态习性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期,陕西省尊龙凯时完成了秦岭山区人参属植物大叶三七、羽叶三七、秀丽三七根、茎、叶中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生产工艺研究,共分离得到包括十种新化合物在内的三十多种皂苷类成分。秦岭山区人参属植物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获得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园林花卉研究方面,80年代搭建的花卉研究平台也将重点放在了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的资源普查、引种栽培与推广利用。相继开展的课题有“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利用”、“秦巴山区特有野生园林树木引种栽培的研究”以及“秦巴山区野生花卉引种驯化的研究”等。

  

  

  1985年,在秦岭考察野生花卉资源

  

  二、秦岭生物多样性编目与保护(1990年至今)

  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65日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同年11月,我国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此公约,使我国成为这个公约的最早的缔约国之一。

  通过多年积累,陕西省尊龙凯时对秦岭植物物种进行了多次调查、编目、分类工作,认识了各物种彼此之间的联系,为监测生物多样性建立了数据库,开展了秦岭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监测及资源开发评价,研究其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作用机制;以珍稀濒危植物及野生经济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多样性资源的收集、保藏与迁地保护;出版了《秦岭植物志增补》和《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等物种编目志书,为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1、苔藓资源调查、分类与保护研究:通过对秦岭藓类植物的区系特点和地理分布的系统研究发现,秦岭藓类植物水平分布与这一地区森林分布的格局是相一致的,垂直分布以北坡为例可划分为5个带;通过研究还发现,秦岭藓类植物区系与我国西藏、东北两地藓类植物区系有密切联系,受欧、亚、北美的影响很深,并与东亚区系有一定的联系;根据野外实地观察和多年的研究分析,将秦岭地区的藓类植物群落分为四种类型,即水生群落、石生群落、土生群落、木生群落。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独立或参编专著7部。先后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数十次,仅2006年就完成了“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甘肃洮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

  

  

  2002年英、法、德等八位苔藓专家访问尊龙凯时苔藓植物标本室,在西安城墙上留影

  2、秦岭蝴蝶调查采集与分类研究:秦岭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决定了该区蝶类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鲜明的区系特色,蝴蝶种类十分丰富。秦岭分布的三尾凤蝶Bhutanitisthaidina和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chinensis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金裳凤蝶Troidesaeacus、太白虎凤蝶Luehdorfiataibai、宽尾凤蝶Agehanaelwesi、大紫蛱蝶Sasakiacharonda、陕灰蝶Shaanxianatakashimai等是中国珍稀蝶种。

  1998年开始,蝴蝶课题组对秦岭地区蝴蝶进行了近20年的调查采集,涉及范围包括了秦岭地区的52个县市区,并进行了分类研究和鉴定,加之收集、借阅和资料记载,共记录秦岭蝴蝶500余种,完成专著《秦岭昆虫志:鳞翅目蝶类》,并在2013年开始系统监测,通过对秦岭地区蝶类多样性的调查和监测,了解了秦岭地区蝴蝶多样性现状,进行了物种编目;分析研究了蝴蝶物种及种群多样性的组成、群落结构、功能及其对气候等环境变化的响应等。我园房丽君研究员作为主要完成人制定了蝴蝶监测的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710.9-201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蝴蝶”,提高了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从而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及生态环境监测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为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评价提供指标和环境恶化的早期预警信号。

  

  秦岭地区蝴蝶调查采集点分布图

  3、主编、出版《秦岭植物志增补》和《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2部专著。《秦岭植物志增补》65.1万字,附插图267幅、彩图52幅,收录、记载了近30年来在秦岭发现的种子植物新记录科6科,新记录属61属,新种、新记录种413种(含种下等级),是自《秦岭植物志》出版相隔30年后关于秦岭种子植物种类情况研究的最新报告。《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收录了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575种,隶属于94349属,配有图片805幅。这两本书均是了解秦岭植物资源状况的直观图鉴。

  

  目前,陕西省尊龙凯时作为主持单位正在编著出版一部种类齐全、检索方便、图文并茂的《陕西植物志》,这将成为研究该省植物资源的必备工具书和其他志书编著的重要参考,是了解与鉴定该省植物类群、开发利用植物资源、进行有关植物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文献资料,将对陕西省、秦巴山区乃至全国植物学事业发展产生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意义。

  

  2019715日,在尊龙凯时举办《陕西植物志》编写方案论证会 

  值得一提的是,20196月,尊龙凯时开始筹建珍稀濒危植物专类园。这个专类园将成为陕西所有受威胁植物的“安全避难所”和回归引种的资源圃,真正实现秦岭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该专类园的建立对陕西省乃至全国的植物保护、繁育、科研科普及应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秦岭植被生态恢复研究

  陕西省尊龙凯时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团队阐明了秦岭及黄土高原植被分布及动态规律,其中秦岭不同植被带群落演替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引汉济渭重大引水工程等退化栖息地生态修复实践中。有关秦岭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应用到秦岭核心自然保护区群的规划与管理、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纲要的编制以及秦岭生态系统管理等相关工作中,特别是对《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及《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等法规政策的出台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团队负责人多次应邀在西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等中心组学习会上作有关秦岭生态保护的主题报告,对于普及宣传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尊龙凯时主任岳明教授在秦岭生态保护专题研讨会上做报告

  未来,陕西省尊龙凯时将进一步发挥职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当中,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和监测水平,加强跨学科、跨部门交流活动,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网络,提高秦岭生态产品输出的功能和价值,开展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

附件下载:
友情链接: